《经济管理》关于营造诚信学术环境的倡议
期刊作为学术交流的平台,承载着知识传播与思想碰撞的重任,是学术共同体的重要公器。近年来,《经济管理》不断完善同行评审制度,明确伦理规范,推进开放获取与数据共享,以完善内部制度与管理流程来持续推动诚信学术环境营造和良好学术生态构建。诚信学术环境需要学术生态各主体共同推进,作为知识生产者的作者,更是构建诚信学术环境的关键。为营造清朗向上的学术环境,本刊特发出如下倡议:
1.重申“负责任研究”科研导向。本刊提倡“负责任的研究”。作者须高度关注选题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强化问题导向,关注方法的科学性,避免“数据驱动型”“变量拼凑型”“AI生成型”等文章。作者应确保在研究过程中规范引用,准确引用他人成果,避免不当引用、过度引用或遗漏关键文献。
2.确保数据资料、研究过程的真实性。作者须向编辑部提交研究过程中所用的数据资料、正文未披露或略去内容、说明文件等内容。论文涉及的数据资料(包括并不限于实证结果的数据集、实现文中实证结果的程序代码,实验过程和完整数据,案例研究中的调研计划和时间表、原始数据资料、编码文件等)、研究过程必须真实,作者须确保文章实证结果可复现,不得捏造、篡改或选择性报告数据,否则视为数据造假。
3.确保文章的原创性。论文必须是署名作者独立研究完成的,确保研究成果为原创,杜绝抄袭(包括并不限于翻译自外文文献、摘录未上网资料、他人未发表成果、直接使用人工智能生成结果)、“隐性抄袭”(包括并不限于观点抄袭、改写抄袭、数据或创意抄袭等)、剽窃他人成果,杜绝一稿多投、一稿多发等重复发表行为。
4.合理使用人工智能。本刊不反对作者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升研究效率,但坚决反对直接利用人工智能工具生成文章的主体框架、主要内容和主要观点,尤其是作者需要对资料、数据的真实性负责,谨遵科研伦理。
5.确保作者贡献的客观性。本刊尊重、支持真实存在的合作研究,但坚决反对虚增挂名,作者须在投稿时就明确作者贡献,杜绝随意更换或增加作者、调整作者排序。
对于作者任何可能违反学术道德、学术诚信原则的相关问题及其引发知识产权纠纷等后果,相关责任将由作者承担,编辑部保留追究作者责任的权利,并将其列入发稿“黑名单”。目前,本刊采用查重技术与人工审查相结合的双重筛查。欢迎学界各位同仁加强监督,对于作者可能存在的学术不端行为,欢迎在本刊官网后台留言或通过邮件向编辑部反映,编辑部邮箱:jingjiguanli1979@163.com。
感谢各位学人对于《经济管理》的信任与支持,让我们共同努力,以敬畏之心对待科研,以自律之心践行规范,共同维护纯净、公平、健康的学术环境。
《经济管理》编辑部
2025年0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