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供给、流通与应用逻辑——基于数据特性的视角
英文标题:

摘要: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数据已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理解其供给、流通与应用逻辑对于释放数据价值至关重要。本文从数据的经济特性出发,深入剖析了我国数据供给不足和流通受阻的普遍困境和深层原因,主要表现为数据实际控制者“不愿开放、不敢开放、不会开放”的三大难题,其根源在于数据确权模糊、权益保护缺失、安全风险高企以及技术与制度供给滞后。为破解这些困境,本文提出以使用权为核心的数据治理逻辑,并针对公共数据、企业数据和个人数据设计了差异化的流通机制:公共数据层面,由政府主导构建统一的“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底座”,优先开放并辅以市场化激励,以破解分散与开放不足的难题;企业数据层面,鼓励其发展以API接口为主的场外点对点流通模式,通过与公共数据底座协同及区块链等技术保障确权与安全;个人数据层面,强调在严格隐私保护下,通过“一流通一授权”机制,结合脱敏技术并探索收益分成,确保用户控制权与价值转化。数据流通的总体逻辑应以共享为导向,将数据使用权精准配置至多元价值场景,最大化其经济社会效益。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破解数据要素市场结构性障碍,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字:

数据  共享  供给  流通  应用

作者:

端利涛1,2,3  李海舰1,2,3

作者单位: (1.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732;
2.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北京  100732;
3.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大数据与政策评估实验室,北京  100732)